6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赴湖南党性教育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
在党性教育馆展览大厅,党员同志们随讲解员参观学习了掌握党性理论、明确实践要求、学习光辉典范、吸取惨痛教训、传承红色基因等五个展区。展览中的每一件珍贵实物、每一张历史图片、每一个逼真复原的革命先驱奋斗场景,给老同志们带来心灵震撼。置身其中,老同志们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油然而生。
大家在曾长秋教授的领诵下重温入党誓词,并观看了主题教育片——《信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老龄委员、周小清副院长讲授党课,主题为“延安整风与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周小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讲解了从1941年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开始,到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长达4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具体诠释了延安整风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内容、过程。周小清认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为百年党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既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亦是国际共运中的一个创举。延安整风运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原则,破除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目标、路线和纲领有了明晰的认识,全党思想达到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高度一致,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课后,支部书记孙梦云组织老同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孙梦云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题、意义、内容、目标、要求等,分10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核心,是要国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要采取各种措施和路径将我们这一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老同志如何发挥余热”专题,老同志们进行了讨论,刘新庚、蓝佛新、肖铁肩三位教授作了中心发言。刘新庚表示,我们老同志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命题,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中,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肖铁肩教授指出,我国人才总量已经达到2亿多,比2010年增长了1亿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像钱学森这样的“战略科学家”,也要有黄大年式的“科学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中坚骨干”,而“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老同志们一致表示,一定要在党中央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余热,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审:梁馨月 二审:何婷 三审:何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