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愿(离退休工作处在职党员):坚定信念 砥砺前行

什么是初心?我理解就是指做某件事最初的愿望,最初的原因,是我们最开始的本心,最开始坚持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带领广大的中国人民不断地谋幸福、谋复兴、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这使我想起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红军34师师长陈树湘,他是湖南长沙人,1905年1月出生,青少年时期在长沙的小吴门外瓦屋街和清水塘一带结识毛泽东、杨开慧,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他跟随毛主席到湘赣边界参加秋收起义,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再跟随红军部队转战闽西,在短短9年时间里,他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红军中的高级指挥员。1934年10月他率6000勇士浴血奋战,出色完成了中革军委交给他们的保证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任务,在之后的战斗中负重伤被俘,1934年12月18日,陈树湘师长在被国民党押送途中慷慨就义,时年29岁。他信念坚定,牢记初心,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悲壮而英勇的一页,虽然湘江战役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红军忠魂和精神与日月同辉,特别是陈树湘师长断肠明志,忠诚牺牲的英雄壮举,永垂青史。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我们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讽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里,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无数革命先烈前辈们,如李大钊、赵一曼、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海空卫士王伟、时代楷模张富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八一勋章排雷英雄杜富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等,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为了心中的信仰,有的人隐名埋姓几十年精心搞科研献身国防事业,有的人牺牲在战场上、牺牲在自己战斗的岗位上。

信仰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让你鼓起心中前进的帆船;信仰的魅力,在于即使遭遇险途,也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仰的伟大,还在于即使面对死亡,也能促使你保持乐观的姿态和崇高的灵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当然,在现今这个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也有极少数人乃至党的极少数干部,信奉利益至上,被物质欲望所侵蚀,初心方向偏离,信仰根基动摇,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甚至因贪腐成了历史的罪人,党中央始终狠抓管党治党,反腐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新征程的路上,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学校的发展、稳定献计献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