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官方网站      现在是

两个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两个平台 -> 活动风采 -> 正文

诗词联语传递正能量

作者:    来源:周辅文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5-27

近年来,不再参加学校关心下一代(学生)的工作,空出许多时间,就到湖南图书馆创建的“湘图百姓课堂”诗词楹联创作班听课。其实,我现在学习诗词,并不为创作,只是想通过欣赏诗词的意境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慰藉,充实晚年的精神生活。许多诗词似乎耳熟能详,毕竟理解不深。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深深体会到诗词联语能鼓舞人心,激励人们进取向上,传递强劲的正能量。

2013年初,老师在“诗歌浅谈”中谈到“诗言志”,可以“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对此我深有感触。老师列举很多名篇,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表明他自由高于爱情和生命的价值观。资产阶级革命者尚能为争自由舍弃自已的生命和爱情,我们共产党人要求全人类的解放,难道不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起,以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已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吗?没有这种思想品格而空喊学雷锋、焦裕禄、杨善洲者,不能妄称共产党人,自已也应以此为标尺。老师讲授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谈起解放战争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和向全国进军的革命形势,引起我对当时全国革命高潮的激情回忆。那时候,从1949年元旦发表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到4月20日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解放全国人民”,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随即“百万雄师过大江”,革命风暴如排山倒海般奔腾向前,南京、武汉、南昌、上海迅速解放。我正是在这场革命风暴中卷入革命洪流,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学这首诗倍感亲切温暖,也激励自已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安度晚年。老师还讲授了一首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短短20个字,读起来轻松顺口洒脱。一下子使我联想到解放初苦中作乐的一首打油诗。那时,我们行军刚到昆明市,分配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云南分校一个部做粮秣员,要保证几百学员和工作人员柴米油盐的供应。最初只有一辆胶皮轮马车,不久拔给一台汽车。可惜,当时汽油紧缺,汽车被改装成木炭车。比马车拉得多些,但也更费劲,每天出车前要帮开车师傅摇木炭车的鼓风机,使劲摇很久,将木炭烧旺才开得动,而且常在途中抛锚,要靠人推一段才能重新启动。时间一长,有人哼出一段打油诗“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人们常用来作劳动号子,一边推车一边哼唱,把劳累抛到脑后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更增添一份幸福和自豪感。

老师的课讲得平实、接近生活,不是灌输式的,颇有点拉家常的味道,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受到大家的欢迎。一首唐宋时代的诗词,讲得像现实生活。如讲唐代王维的《山居秋瞑》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使人觉得正身处山村,看到一轮明月从东边慢慢爬上来,照透了村后的松树林,道道清泉从山沟的岩石上流淌而下;竹林边阵阵喧哗,是三五成群的妇女从溪边洗完衣服归来时的谈笑声;荷塘边的莲叶荷花在摇动,是三俩小伙打渔归来的身影。好一幅山村傍晚的生动写照,真令人神往。讲王之涣的《登鸛雀楼》短短4句20字,就像自己正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太阳高悬在山巅,滚滚黄河水向东流去汇入大海,多美啊!要想看到更远更美的图景吗?那还得再上一层楼,无限风光在险峰!讲杜牧的《泊秦淮》时,更联系当今实际作了一番发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讲的诸侯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概念虽有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当今有些人,包括少数中上层干部,拿贪来的钱泡在KTV包厢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抛在脑后,这本身就是亡党亡国的巨大威胁。一些人缺乏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只图享太平盛世,看不到贪腐损民心,干部“四风”失民心,一旦民心失尽,谁能担保不亡党亡国。看不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和整顿干部脱离群众的“四风”弊垢的紧迫性,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消极观望、应付,等待一阵风过去后恢复原状。这些也是极其有害的。更看不到国内暴恐活动有蔓延扩大之势;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网络策反青年学生从事间谍活动也时有发生。国外日本军国主义虎视眈眈;美国霸权主义贼心不死;周边领土扩张野心者难舍中国这块大肥肉。历史上我国领土曾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只剩960万平方公里了,能不警醒国家的安全吗?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接棒后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中国大安全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今天的中国已不是1894年,也不是1931年的中国了。反腐倡廉,强军强海,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老师常向我们介绍他的一些作品,也能给人以启发。他参观胡耀邦同志故居后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少小辞桑梓,一生为耀邦。国随新日盛,宅共野山荒。权重仍居破,风清民不忘。芳邻松竹在,无语忆甘棠”。引起我们对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怀念。《长沙定王台怀古》的最后两句“千古皇家知孝悌,今非昔比究何哉”;2013年端阳节“感怀”中的“时人谁会离骚意,美酒已忘斟国殇”则令人深思,当今的家庭和社会对道德教育应该加强;传统节日不能只讲假日休闲、旅游和吃喝,节日意蕴应当得到传承。针贬时弊和点评时政的作品也不少,如《有感公款吃喝成风》中发出“敢问轻肥权贵者,可知尚有食蓬蒿”的呼声。在得知上海高等法院一些法官执法犯法搞腐败,愤然提笔写了三首七言绝句,提出“最是堪怜三尺铁,锋残色失哭风流”;“敢问明朝法槌落,天平怎把正邪量”;“竟有法官如法盲”和“谁怜国器已成殇”,真是掷地有声,我听了为之赞叹,赞其贬斥给力,叹政府和法院已遭受伤害,党的威望也大受损伤了。长沙伍家岭附近一菜市场新疆商贩白日杀人事件后,也写了一首点评诗,认为“雨软风柔方绿润,不消戾气怎成春”,应该用“雨软风柔”的方式疏导和消除社会的戾气,才能构建社会的“春天”。当然,如果面对乌鲁木齐、昆明和广州三起火车站暴恐等活动,那就必须用铁腕手段坚决打击其嚣张气焰,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老师最近还写了《春夜闻雷》:“夜雨敲窗雷一声,如闻布谷唤书生。文章怕误春光老,亦学农人奋笔耕”。我在决定参加这次征文活动后,曾几次遇到困难,打算放弃。听老师讲了这首诗后,才下决心克服困难,写出这篇征文稿。

还有不少应时参赛、应征获奖的作品老师也不吝介绍给我们。如2012年纪念何宝珍烈士诞辰11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他的作品《缅怀何宝珍烈士》(七律)在2013年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不久前才正式颁奖。诗中借北宋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号廉溪,湖南道县人)的“爱莲说”赞誉烈士的高洁。因为何宝珍烈士也是道县人,1918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9月因领导学潮被校方开除。经党组织联系,她独自来到长沙中共湘区委员会。10月分配去安源工作,经毛泽东、杨开慧介绍与刘少奇同志认识并结为伴侣。跟随刘少奇奔走于安源、广州、上海、武汉之间。从事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3月被捕押往南京。由于叛徒告密。身份被暴露,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于1934年秋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诗文高度概括了烈士革命志向和革命生涯,直至身陷囹圄,矢志不移、英勇就义。最后以“沩江一掬相思泪,湘瑟悲歌动九垓”,表达对烈士的缅怀思念。海内外华人熟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不论寒暑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祭拜。在一次海内外诗词大赛中,老师以《题洪洞县老槐树》为题赋诗参赛,获得优秀奖。诗从寻根问祖起兴,承以“每到清明更断魂”,落脚在“磕头皆是树儿孙”。讲授中老师联系现实谈到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祖宗,这是根本,忘记了就会遭亡国灭种之灾。老槐树是有形的根,中华文化则是无形的根。清政府甲午(1894年)战败,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达50年,台湾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皇民化教育”的戟害,有血性的台湾人民坚守炎黄文化传统,最终摆脱殖民统治。我们对台湾人民遭受殖民统治的苦难深表同情。当前,两岸一家亲,和平发展的形势很好,通过友好交往与和平发展,最终走向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大复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使我们对台湾人民更加关切,对台湾回归祖国更为热切与期待。

进入2014(马)年,老师用较多的时间讲授春联,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也增添了许多有关春节、春联的知识。对联这种文化形式是中国方块字独有的,拼音文字不可能有对联,是我国无与伦比的国粹。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则始于1100年前的五代,据传后蜀国主孟昶写在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此前过年时,门口只换桃符不贴春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求过年时家家都贴春联,以示喜庆,春联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过春节贴春联已形成风俗。今年是马年,又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春联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中央电视台、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楹联学会特联合举办“迎春征联百副佳作评选活动”海内外华侨华人踊跃应征。2014年春节后,网络披露了从收到的12万多副应征春联中评出的百副佳作和10副最佳春联作品。美籍华人张家修的作品“满面春风驰铁马,一身正气护金瓯”,不仅入选百副佳作,还是十副最佳作品之一。既能表达他对祖国的深深挚爱,也流露出他对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当代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浏览百副佳作和十副最佳作品,不出所料,圆梦、策马、鼓劲、正风、富国成为绝对的主题。如“正气呼春暖,快鞭催梦园”,“追梦飞天入海,争春跃马腾龙”;“马到花开春暖;梦圆气正风清”;“正能量放飞国梦;好作风暖热民心”;“万马奔腾追梦势;百花绽放报春图”;“人唱国歌圆国梦;马嘶春曲赋春诗”;“胜日腾龙,谁催富裕全方位;神舟御马,我与幸福零距离”;“马跃小康程,幸福上升新指数;龙腾中国梦,富强下载好心情”。等约占百分之八十几。专写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有“三春两岸共;一梦九州同”。专写三农建设的有“一号宏文才酿酒,三农美梦早成诗”。也有赞扬网络的,如“微信传奇,下载九州乐”。“文明在线,点开一网春;网络荧屏,放歌万户团圆夜;江南塞北,播种九州锦绣春”。专写返乡过年乐趣的有 “千里回乡,远看门前福字大;全家聚首,细听屋内笑声高”。专写坚守岗位不回家过年的则有“把爱寄回家里,将年留在岗中”。还有促环保、除贪腐的“治霾治雾乾坤暖,肃腐肃贪社稷安”;赞扬联系群众的“热炕交心春野绿,寒窗寄语早霞红”。可以说是饱尝了今年欣赏春联大餐,久久难以平静。

在点评2014年春联后,老师讲了2014年2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时,在讲话中引用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两副马年春联向大家表达贺岁:“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和“昂首扬鬓,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都是鼓劲振精神,推动圆梦奔复兴的。老师讲,习近平很重视并且善于运用对联和诗词表达意愿、教育干部。先后在授课中讲到: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曾引用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绝妙讽刺。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同山东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给他们念了一副古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并指出“对联以浅显的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那时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各级干部都应该亲民为民,以民为本,问政于民。习近平要求大家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是要吃透精神,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思想、关键是要实干苦干,稳扎稳打,总会出成效。

老师告诉我们,这副对联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老衙门三省堂的堂联,据考证系清代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保存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除房舍仍古香古色,最大特色是各院各房的匾额门联保存完好,其内容多为为官从政之道,有“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之誉。老师先后给我们评介了32副。如县衙大堂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县衙二堂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县丞衙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县衙夫子院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刑房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吏房联“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等,语言都很朴实,却充满哲理,各具特色、指向明确。为官者当深思自问,以不负人民公仆的称号。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讲群体性事件并非都是无理取闹,是干部或政府损害了群众利益,你不折腾群众,群众不会折腾你,点到了干部作风的实质。我几次参观靖港古镇,印象最深的是皮影戏剧场厅堂的一组标识“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也是至理名言。

河南省兰考县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对这片热土抱有无限深情,2009年4月他曾来这里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了一株泡桐树。今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选定为他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3月17日他来到这里,一下车直接去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中午就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餐厅同大家边吃边聊,吃得简单而热乎。晚上又和兰考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训班学员座谈。他告诉学员: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成了永恒。他告诫大家: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18日,在兰考县汇报会上,他吟诵了自己1990年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在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填的一首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他对焦裕禄的崇敬和思念。老师用整整一堂课讲授了这首词,从语意到平仄、韵脚,逐句解释。“百姓谁不爱好官”;“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是对焦裕禄的敬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则表露了他的心迹。这些都引起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聆听老师讲的每个细节,领会其多方面的深意。焦裕禄精神必将教育更多的后人,并且世代传承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以上是我近年来学习诗词楹联的初步感受,有生之年当用心领悟,惠及我的余生。至于班上学友的认知,从高的到课率和课堂上浓厚的学习氛围。可见一斑。

Copyright  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邮政编码:410083     联系电话:0731-8887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