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当我们向94岁高龄的吕云仙奶奶询问起她入党的时间,她仍然能够清晰流利地告诉我们是1944年9月。这位11岁就与哥哥一起跟随父亲参军的红小鬼,她的一生注定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太行上的红小鬼
吕云仙,1927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1938年2月,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日寇的侵略打破,年仅11岁的吕云仙与哥哥一起随父亲回到了家乡太行山,成为八路军里的一名红小鬼,跟随游击队的“星火”剧团和“前哨”剧团学习唱歌、跳舞、演戏,以及文化知识。同年12月的一天,山西长子县漳村遇到了敌军的围攻,吕云仙因淋雨受凉感冒,全身酸痛,与队伍走散,是战友原守业背着她绕开了敌人的包围,才与剧团大部队相聚。此时的敌军摧毁抗日政权、屠杀抗日军民的行为极其恶劣。作为剧团里的战士,吕云仙也意识到,宣传抗日精神,团结群众一心抵抗日寇是此刻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剧团里的红小鬼们在当地开始了演出,高唱打倒孙楚,打倒汉奸汪精卫;反对摩擦,反对倒退,要团结要进步;不要分裂,要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反对投降。还唱了《黄河大合唱》、《黄水谣》,跳了团结进步舞等,一次又一次鼓舞着群众团结抗日。那时很多群众激动地说,这些十一二岁的小娃娃都知道宣传抗日,我们的抗战一定会胜利!
人民的幕后英雄
1940年3月底,吕云仙与2名战友一起被调到纵队医院当看护兵,成为了一名白衣战士。同年10月关家恼战斗打响。吕云仙所在的一二九师野战部队经过两天两夜血战,伤亡惨重。她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昏暗的病房里,铁锈斑斑的床上铺着泛黄发霉的床单,数百个伤兵躺在医院里,伤员的痛苦呻吟声传遍了病房的每一个角落。记得有一个医生,双眼满是血丝,身上的白大褂已经看不出颜色,他走到伤兵面前,给他们检查伤口、包扎,一个接一个,一个又一个. . . . . .前方战事吃紧,战地医院医疗物资十分匮乏,很多战士手术时经常因为没有麻药而咬牙忍痛挺过,然而最难的问题是血源的紧缺,只能从健康的战士和医护人员那里征集O型血应急。恰好是O型血的吕云仙便充当起了野战医院临时的“万能输血者”,为此挽救了不少战士的性命。时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特意在八路军内部报纸撰文表扬了吕云仙的献血行为。在此后的多次战役中,吕云仙屡次参与救援与卫生防疫工作,并荣获部队三等功勋章,并于1944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杏林满园的白衣天使
1950年,刚从部队转业的吕云仙,积极响应组织对有知识的青年学习文化的号召,勤奋好学的她再次捡起了书本,成功考入湖南医学院。凭着在部队担任看护、调剂员、司药和医生的经验,在同一批入学的同学中,只有吕云仙一人坚持到了最后并顺利毕业,毕业后留在医院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
上世纪70年代初,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时任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吕云仙,紧跟专业前沿,引进了第一台纤维内窥镜并成立了胃镜检查室。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成功举办了好几届内镜培训学习班。吕奶奶的女儿回忆到,小时候她时常见到母亲夜深时仍挑灯夜读,看书查阅资料,只为能够解决临床上碰到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到前几年,奶奶身体还健朗的时候仍保留着读书阅报的习惯。吕奶奶时常教导她的学生,医学是门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的科学学科,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一直走下去。
驱赶死神的援塞战士
1976年非洲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吕云仙主动请缨,成为第三批国家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一员。刚到塞拉利昂不久,医疗队就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病人是塞拉利昂新闻部部长的弟弟,已经在当地马博罗卡医院治疗两周仍没有确诊,并且因为病情恶化才深夜转到中国医疗队所在地罗蒂芬克医院进行抢救。吕云仙及队员们冒着很大的风险,在经过详细的了解病史及进行各项检查后,在24小时内就确诊病人为伤寒并发心肌炎。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5天后患者苏醒,一个月后病愈出院。经过这件事情后当地民众称赞她是“能驱赶死神的人”。塞拉利昂的史蒂文斯总统甚至断言,只要到了中国医疗队医院,就可以放心了。
1980年塞拉利昂爆发内战,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有一天医院收到大使馆发来的撤退令,但是由于工作需要,医疗队员只能分批次撤离回国。当时大家都很恐慌,个别队员甚至焦虑哭泣。此刻,吕云仙大声地向当时的驻塞田平大使表态:请大使和党组织放心,虽然情况紧急,任务繁重,但我作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定完成任务,协助大使馆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保证最后一个撤离。在剩下的日子里,她兢兢业业,坚守一线,勇挑重担,与留塞队员每天白天看门诊,管病房,值急诊班,利用休息时间给重症病人换药,翻身擦洗,一天下来经常只睡3-4小时。战火纷乱,工作更加需要细致,微小的疏忽可能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们凭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治病救人,多次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数月后,执政党平息了战乱,10月吕云仙回到了祖国。她凭借着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地诊断患者,处置伤员,获得了全国援外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为中非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吕云仙奶奶的事迹感人至深,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几位来访者听到动情处几度热泪盈眶。吕奶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四方天地,在平凡中坚守,于平凡中铸就伟大,用奉献书写担当,用大爱诠释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危险,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和启迪了我,激励我永远忠于党的事业,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奋勇向前!我想,这就是每一位共产党员身上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吧。
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诞辰之际,党的百年历程波澜壮阔,那些经过战争洗礼的英雄许多已经远去,但他们为党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与奉献精神,鼓舞着我们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不断学习和弘扬爱国精神,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党为标杆和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