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官方网站      现在是

专题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百年抒怀感党恩 -> 正文

教育,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纪念中南大学辅导员林韵玲老师

作者:杜雨轩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7-15

这个世界有点儿矛盾,却总在振奋人心。

有人呼喊着老师这个职业吃力不讨好,前途渺茫;也有人坚守着这个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骄傲又自豪;个别老师因师德沦丧被曝光甚至受到法律制裁,但更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挥洒在教育的热土上,以德树人,诲育不倦。

来自中南大学的已故辅导员林韵玲老师,正是平凡却伟大的“灵魂铸造者”。自1965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并开始辅导员生涯后,她一直坚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第一线,以满腔热情默默耕耘31年,为国家输送了6000多名优秀人才。2016年5月,林韵玲老师荣获教育部授予的“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特别荣誉奖”。她倾尽一生心血探究教育的意义,用真心触及真心,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立身立德,树己树人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职责在于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根本。而林韵玲老师正是践行着立德为先,立德为本的理念,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

步入大学,学生们的学识和年纪增长了,但三观的培育与完善仍需要老师的引领。林老师做了31年学生工作,以坚强的信念和高贵的品质、用自己的生命和长期艰辛的付出,影响了许多学子的生命轨迹。林老师的一位学生,某大学原基建处一位副处长提到:在2000年自己掌管着多个土建和征地项目时,正是因为想到林老师当初强调清廉正直的教诲,才能坚持顶住诱惑和压力一直公开公正地招收标。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学生们该多么庆幸,年轻时能遇上林老师这样能影响自己一生命运的人,能让自己的灵魂深处被感化而保持圣洁。

爱生如子,仁信慈祥

有人说,“林老师的眼神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与真情。”那是因为从眼睛里透出来的,是心灵的温度,是母亲看孩子般的关心。

多年不见的同学也常会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而林老师却能准确说出几乎全部学生的名字。这让学生们又佩服又感动:佩服的是她恒久如新的记忆力,感动的是她真的把每个学生都真正放在了心上。采矿77级的吴超教授说,林老师能这样,不仅仅是记忆力,更是爱!是源于她将学生视自己的子女、那种深深的母爱。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林老师总是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体贴去靠近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深处,带去感动和温暖。她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感人事迹,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以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她被誉为“妈妈级辅导员”“难得的好老师”“新时期教书育人楷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更是成为了全国无数老师学习的榜样和梦想成为的样子。

光芒永耀,音容长存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在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

2014年10月19日,林老师的追悼会来了两百多人,一半多都是林老师的学生,为的是见“林妈妈”最后一面。学生们都说她这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亲友及学生撰写了52万字催人泪下的《用一生诠释师魂》纪念文集并筹资了100万元的“林韵玲优秀辅导员奖励基金”,将林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带给千千万万学子和青年教师们。

今天的我们看到,林老师对中国教育事业和青年教师的影响是深远的。31年里,林韵玲老师见证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通过自己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悉心教导,向国家输送了一届又一届人才。同时,中南大学对林老师事迹的重视以及校内举行的各类型辅导员们向林老师悼念及学习等活动,表明了青年教师们愿意将师者的义务与责任扛在肩上,用人格和爱心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的决心。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四十个年头里中国的教育事业从贫瘠到腾飞,中国从“制造大国”成长为“智造大国”,离不开很多人的智慧与贡献,更离不开培育出这些人才的教师们。放眼中国大地,不论是摩天大楼里从世界各地留学归来的教师,还是在贫苦大山里坚守着三尺讲台的山村教师,像林老师一样执着一生书写“万世师表”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有些老师存在着,我们才更有理由去相信,未来的中国教育可以更加深入人心,可以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我们才更有理由去期待,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愿意把一生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的老师;我们才更有理由去憧憬,有更多不为名利的人们,愿用一片痴心,给予学生触及灵魂深处的教导与感动,用自己的生命质量,让“老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用自己的光亮,让“老师“这二字闪耀着灿烂的光华。

我们今天缅怀林韵玲老师,便是想学习并弘扬她全心付出的坚定信念,爱生如子的伟大胸怀,衷心向党的一片赤诚;让它们如火如光,照亮每一个师者心中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坚守和对祖国的赤子热爱。同时我们真心感谢无数感动中国,感化学生的优秀教师,也衷心祝愿未来祖国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Copyright  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邮政编码:410083     联系电话:0731-8887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