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就是对戴塔根人生历程的契合写照。1952年,戴塔根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尽管学习条件艰苦,生活拮据窘迫,他始终坚持学习,耕读不辍。穷且益坚,戴塔根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在困境中愈加高涨。大学时期,戴塔根在专业的深入学习中,深深感到祖国的贫穷落后。诸多领域的不足让他深刻意识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颗火热又赤诚的入党初心,在他的生命里热情地跳动着。经过不断努力进步,戴塔根已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自己的领域为党和国家发光发热。
璞玉无华,唯勤而已
扎实稳健、勤勉奋进是对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也是戴塔根的人生信条。在儿时生活中,他每天天亮就要穿着草鞋去放羊,而后再赶忙跑去上学,粗糙的草鞋常常把双脚硌出血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戴塔根愈加奋进勤勉并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彼时家中鲜有书籍,他就去公社看;公社的书看完,只要知道附近哪户人家家里有书,就是几十里的路程他也要赶过去借阅。阅读逐渐成为了戴塔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乃至今日年近古稀,他依然坚持每天阅读行业专著,使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勤勉是共产党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而戴塔根将勤勉的精神融入灵魂,贯彻始终。
精雕细琢,玉乃成器
出色的成绩、扎实的作风让戴塔根成为当年最优秀的一批学子,毕业后留校任教,留学澳大利亚,归国后由讲师破例直升教授,这无疑是对他身上优异品质的肯定。而谈起出国经历时,戴塔根回忆:那时候出国,感觉国家落后,并且不是一般的落后,心里头都有点不舒服,那时就立志要在国外好好学,归国后全力建设国家……一名党员的满腔爱国热情使得他奋力学习先进知识,而他也常常借此告诫学生们,要为建设国家不懈努力。学成后,戴塔根不为国外优渥的物质条件所动,一回国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我国地质行业的浪潮之中,为我国的科教事业添砖加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于专业学习研究,戴塔根给出了他的见解:“不管你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都要认真学。下功夫,就会有成效,有成效,自然就会越来越喜欢。同时,你也要明白你所学专业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要有担当意识。”这是他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明写照。凭借着这信念和担当,他在地质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戴塔根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他以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在解决生产矿山接替资源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矿山深、边部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多个矿山得到应用,取得了优秀的预测效果。他先后赴全国各地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考察评价了上千个矿床,为我国的矿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戴塔根就是这样,秉持着踏踏实实、做好人生每一阶段任务的理念,一路走过数十年岁月,从贫困农村的放羊山坡走过环球各处山川矿脉,从一穷二白的70年代走到万象腾飞的21世纪,却始终不忘党和国家的嘱托,积极追随党和国家的需要而奔走奉献。这是他峥嵘岁月的心中剪影,也是给青年一代最朴实而纯粹的启示。
投我木桃,报以琼瑶
戴塔根感恩国家培养,肩产党员责任,坚持为国培育人才,一如当年为国成才之夙愿。他长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用手电筒照亮别人的长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育人理念,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术上,戴塔根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总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全心全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戴塔根还谈到:“看任何事物首先看优点长处,然后再看其实实在在的缺点”,亦或是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戴塔根与学生相处的十分融洽。如今,他已培养了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部分毕业的学生已经成为著名学者或著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许多学生成为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党和国家培养了戴塔根,他便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为我国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时至今日,戴塔根是湖南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曾任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现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誉不胜枚举:完成科研课题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和二等各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厅级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应用》、《环境地质学》等多种专著和教材,获得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南大学“教学名师”等等荣誉称号。从贫苦农村的放羊娃,成长为一位成果卓越的地质学者、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为国奉献的党员,戴塔根的人生经历穿越世纪,闪耀着独属于时代的印记,更满溢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勤奋、毅力、好学等诸多品质,在他的学术生涯中熠熠生辉。
泱泱中华,河山壮阔,戴塔根从我国最穷苦的年代跋涉至今,一直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炽热的报国情怀成为投身地质的不渝之志,稳健踏实的理念造就了他的卓越贡献。数十年光阴流转,而他的品质依旧闪烁;万里河山踏遍,而他的眼底尽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