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官方网站      现在是

专题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百年抒怀感党恩 -> 正文

传承“铁路”精神,迈向新长征—高铁助力中国发展

作者:冯推银    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7-15

一片绿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旁边的轨道一路向前,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一条“巨龙”——和谐号飞快驶过,远处的天空微露霞光,每当这时候,我便知道,家,快到了。自东环线2010年12月30在小岛的土地上竣工完成后,小岛正式进入了高铁的时代,熟悉的“中国速度”带给了小岛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小岛居民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这是作为一名铁路人最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最期望的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带来一场时代的变革,交通的变革,让整个世界都能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共建和谐幸福地球村。

但我们深知,蓝图虽美,但仍任重道远,上一辈老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为我们的蓝图打下了铺垫与基础,现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即将落在我们的肩膀上,艰苦奋斗、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铁路精神需要我们继承,交通强国的梦想需要我们去打造。

“交通人身上永远有个担子,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量、探索与期待。”这是戴永宝老教授每次座谈会都会语重心长的跟我们的一句话,戴永宝老教授今年已经85高龄了,岁月无情地在他脸上刻满皱纹,将精神焕发的黑发褪去,岁月带走的是容貌的改变,但带不走的是追逐交通强国之梦的心。戴老有一个粉色的水瓶和一个褐色的袋子,这就是戴老的办公搭配。熟悉他的人,每次看到他的这身搭配,便知戴老又去坚守工作岗位了。老人家每两个月都会与学生进行一次座谈会,都是相同的时间、地点以及粉色水瓶与褐色袋子,唯一不同的是,每一次都会有戴老精心准备的不同主题的文件与照片。我有幸参加过3次戴老的座谈会,从大一到现在一年一次,第一次主题是“专业前景与发展”,第二次主题是“大学的迷茫期该如何度过”,第三次主题是“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扎实提高自身可塑性”,这三次座谈会,都在我三个学年最迷茫的时期给了我十足的动力。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二那年,戴老在座谈会上讲完哈佛学生的一天日程后,带我们亲自实践,他带我们来到铁路园,在讲述完三个火车头的发展历程后,他又亲自依次爬上三个火车头,当我爬上蒸汽机车时,我都感觉费劲,因为需要很高的高抬腿才能踏上第一个台阶,而老教授像是与三个火车头都有默契一般,轻轻一跃便进入了司机室。在内燃机车的司机室中,戴老他缓缓地坐在里椅子上,摩挲着控制台上的每一处,似乎在与这台沉睡多年的机车呼应着,又似乎在回忆当年的光辉岁月。

我们目光随着戴老摩挲的双手流动,那一刻我们似乎遁入了一个时间轴上,鸟瞰整个中国大陆的铁路。随着时间轴的移动,铁路也由零零散散的画面转变为了“纵横千里,勾连神州大地”的丰貌。轨道上的蒸汽机车缓慢行驶,转变成了复兴号,如奔马破凛凛长风,决然而去。天空中弥漫着浓浓的蒸汽黑烟的情景也转变成了电网沟壑,四通八达,天空湛蓝的画面。我们像是与戴老一起与铁路的灵魂呼应,一起聆听了每一根轨道、每一辆机车的故事,一同见证中国建国以来铁路的发展历程。戴老站起来后,没有停留,目光变得更加坚定地看着我们并耐心地为我们讲述着机车的各个部分的作用,我想这就是铁路人的情怀吧,不断以“交通人”的身份鞭策己身,用灯火点亮满腔赤诚热爱,用脚步丈量漫漫交通路途,并在路途中耐心做后辈的引路人。

交通人肩上有一幅担子,值得我们每一代人用一生去思考、探索与期待。

在当今时代,“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将国门敞开,中国向世界展现出了自由、开放、平等的胸怀。我们的校园也迎来了不同肤色的面孔,他们来自非洲,来自欧洲,语言,文化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带着新时代的使命,带着铁路人的精神来中南大学这所高等学府求学,为的是日后能够参与自己家乡的铁路建设,让铁路成为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坚实纽带。老一辈们的接力棒也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其中的交通强国目标就是我们铁路人的责任。

记得幼时坐普速列车独自出游的时候,那时“车马很慢”,窗外轨道两旁的路灯和天边的星辰河流都会缓缓划过,现如今复兴号,和谐号两条巨龙在神州大地上飞驰而过,窗外轨道两旁的路灯与星辰河流同样绚烂多彩,但不同的是,两条巨龙使每一个追梦人千里遥遥的路途变成了短暂的等待。我忘不了老一辈们的教诲,忘不了那带着粉色水瓶与褐色袋子印记的担当与梦想,它将融入到当今的这个大时代背景里,虽然渺小,但永不熄灭。

Copyright  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邮政编码:410083     联系电话:0731-88877514